2019-08-21 17:24:57 责任编辑:https://designben.com/conew/68.html 阅读量:
近10年,工业设计在国内的发展是巨大的。从以前的山寨到现在的ODM,国人对待设计与创新的意识仿佛一夜苏醒。宜家、MUJI、Uliving等被赋予设计感的消费场所,成为人们休闲、购物的优选甚至首选。这是经济发展与国民素质提升的具象体现,也是很多设计应运而生的大好时代。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本也设计” 设计总监林剑伟先生,近距离感受新型设计公司的行业面貌。
编:“本也设计”创办的初衷是什么? “本也”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林:随着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设计公司越来越多。在这个一言不合就风投融资IPO的时代,设计公司也不自觉走上规模化运作的道路。 然而如果为了规模将设计干成了一件流水作业的事情,这是可怕的。创立“本也设计”,出发点是希望能够多一些有意义的设计,用灵感真正地服务企业、服务生活。
很多人觉得“本也”像是一个日本公司的名字,其实不然。这两个字出自《大学》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我们也旨在借“本也”这两个字砥砺自己摆脱浮躁,用最纯粹的心做最根本的设计。
编:“本也设计”在创建初期是否遭遇过一些困难?您是如何克服的?
林:对于一家初创公司,遇到的问题一定是很多的。无论从业务、经营还是公司管理制度,每个坑都得挨个躺一遍。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团队的经营理念与当下中国设计行业的行业氛围之间的矛盾。
在这个规模式量产的时代,“本也设计”的愿景却是组建一个不超过15人的精英团队。我们没有显赫的背景,常常在被选择的时候处于劣势。然而我们并不想一夜成名,只会一步一个脚印去践行。这个过程好像一个手拿锉刀的工匠,不断发现问题,仔细精修细磨。也只有这样的设计,才能真正走入人心。
编:作为公司的设计总监和创始人之一,您认为“本也设计”与同行之间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林:设计不能以一个标准论高下,大家各有千秋,我们姑且不谈。真正的差别是公司的经营理念。一般,设计公司如果不做自己的工厂、产品、品牌、投资等,营收其实是很少的。但是当大家都妥协,去让设计多元化的时候,我们却选择单一,纯粹地去做设计。这是在赌未来,然而我们有信心。每个行业,做出深度才会有核心竞争力。当我们的付出与创意真正造福于人类,收入根本不再是问题,还是那句话: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编:“本也设计”团队多为年轻人,作为领导者,您是如何看待成员的选、育、用、留的呢?
林:我们对设计师的招录标准,对比同行业,是比较高的。“本也”看重的不是学历,而是设计师的天分与灵性。我们倡导开放式的工作方式,让设计师尽可能少地被束缚,有时间去充实丰盈自己。
“本也”团队抛弃所有影响设计的多余组成,让设计师成为唯一中心构成。我们要做的,就是极力让每一个设计都具备独有的商业价值。此外,设计师这个群体,消费本身是比较高的。体验产品、体验高配生活都需要金钱作为后盾。“本也”的方式很直接,采用项目责任制,让每个人都有所担当的同时获得回报,更大程度激发大家的创作热情和灵感。
编:据了解,本也设计先后为华为、360、LG、长虹等知名品牌提供设计服务,并多次荣获国内外设计奖项,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心得吗?
林:本也自2014年创办以来,一直专注研究“未来智能”和“儿童智能”,首先,未来智能是基于现在智能行业做趋势探索,并将研究结果与当前智能产品嫁接,做出超前理念的设计。例如,我们通过对机器人发展趋势的研究,将他的人机交互提前运用在现阶段的产品上面,这样既能尽快将创意投入生产,又能突破性优化现有产品。
儿童智能是本也的另一个主打方向,我们把自己变成孩子,跟他们朝夕相处,去体验他们的生活,去做符合他们需求的设计。
编:您能简析一下,目前国内工业设计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吗?
林:21世纪,人们已经体悟到设计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生活方式。未来中国的设计还会继续渗透在每个阶层中,那时候设计会变得更加普遍,更加务实。
伴随着新一轮的金融危机的到来,当前的设计环境实际上仍有提升的空间,越是这样的时刻,我认为设计公司越应该去创造有价值的产品设计,为企业夺得良性的发展契机。
编:您希望“本也设计”在未来的两三年里,发展成为一家怎样的企业?
林:我们还是一家创业公司,我们不希望过快地膨胀。希望本也在几年之后,本也能够以强大的数据库支撑,成为未来智能与儿童智能行业的设计规划专家。于此,本也还有一段路要走,我们会继续专注于“未来智能“和”儿童智能“领域,专注于设计本身。
还好这个世界有这样一群人。有不羁的步履,却砥砺前行;爱做梦,却懂务实;用创业承担责任,用创意改变生活,这本身就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拒绝同化与浮躁,坚持设计改变世界”,因为这群年轻人的梦想与执着,本也设计将踏着来时的路,不断刷新、突破…